新闻动态

一周资讯NO.151 |聚焦医药动态0316~0322

图片

引言

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突破进展,聚焦热点政策,观澜创新治疗产品行业动态,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做乘风破浪的生物医药人!

图片







国内政策发布

01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七十八批)的通告(2024年第11号)

图片

通知原文:

https://www.cde.org.cn/main/news/viewInfoCommon/2e47db9ef02b79ea79eb40a29b3b84e7








药物监管获批情况


01


FDA批准首款MLD基因疗法上市

近日,Orchard Therapeutics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细胞基因疗法Libmeldy(OTL-200)用于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包括前症状性晚发婴儿型(PSLI)、前症状性早发青少年型(PSEJ)或早期症状性早发青少年型(ESEJ)儿科患者。


02


首款!适用于所有DMD患者,FDA批准小分子疗法

日,美国FDA批准由Italfarmaco所开发的Duvyzat(givinostat)口服药物用于治疗六岁及以上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患者。根据FDA新闻稿,Duvyzat是首个获批可用于治疗携带任何DMD基因变异患者的非类固醇疗法。


03


首款!完全缓解率提高2倍,武田激酶抑制剂再获FDA批准

日前,武田(Takeda)公司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ponatinib(商品名:Iclusig)与化疗联合,用于治疗新确诊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成人患者。该适应症的批准是基于在诱导治疗结束时最小残留病(MRD)阴性完全缓解(CR)的数据。新闻稿指出,Iclusig是美国首个获批用于联合化疗作为Ph+ ALL一线治疗的靶向疗法。


04


首款!85%患者应答,FDA批准又一款基因疗法

近日,美国FDA批准由Orchard Therapeutics所开发的基因疗法Lenmeldy(atidarsagene autotemcel,arsa-cel)用于治疗满足特定条件的的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儿童患者。根据新闻稿,这是首个用以治疗这项罕见遗传疾病,且获得FDA批准的基因疗法。


05


治疗肝病,创新口服疗法获FDA批准!

日前,Mirum Pharmaceuticals宣布美国FDA已批准maralixibat(商品名:Livmarl)口服溶液用于治疗五岁及以上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患者的胆汁淤积性瘙痒症状。LX6018为复宏汉霖在慢性炎症性疾病领域的首款创新产品。


06


康朴生物医药分子胶药物获批临床,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日,康朴生物医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小分子1类新药KPG-818胶囊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KPG-818是康朴生物医药设计开发的新一代口服分子胶免疫调节药物。


07


信达生物2款创新ADC在中国获批临床,针对实体瘤!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信达生物开发的IBI130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而在几日前(3月13日),该公司开发的IBI129也刚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


08


“合成致死”新靶点!石药集团MAT2A抑制剂获批临床

近日,石药集团宣布其化药1类新药SYH2039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可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SYH2039片是一款高选择性MAT2A抑制剂,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是当下备受关注的“合成致死”领域新靶点,与MTAP缺失肿瘤构成“合成致死”效应。

09


诺和诺德11亿美元收购公司所得,地贫治疗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诺和诺德(Novo Nordisk)申报的1类新药etavopivat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地中海贫血。公开资料显示,etavopivat是一款选择性丙酮酸激酶-R(PKR)激动剂。


10


苏庇医药IL-1受体拮抗剂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由苏庇医药(Sobi)申报的阿那白滞素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种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斯蒂尔病(Still’s disease)。

图片


1

一线疗法改善晚期癌症OS!阿斯利康3期试验积极结果公布

阿斯利康(AstraZeneca)日前宣布在FLAURA2临床3期试验中,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Tagrisso(osimertinib,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作为一线疗法,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疾病进展后的后续结果提供了具有临床意义和一致的益处,这些患者的肿瘤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m)。


2

潜在“first-in-class“肿瘤免疫组合疗法2期临床结果积极,支持启动关键性临床试验

Nykode Therapeutics公司今日宣布,其在研候选癌症疫苗VB10.16与罗氏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tezolizumab联用,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


3

肝癌一线疗法显著改善OS!百时美施贵宝3期试验积极结果公布

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近日宣布其3期临床试验CheckMate-9DW预定中期分析的积极结果。该试验评估其重磅PD-1抑制剂Opdivo(nivolumab)与CTLA-4靶向抗体Yervoy(ipilimumab)联合疗法与研究者选择的靶向疗法相较,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一线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


4

治疗MASH/NASH和2型糖尿病,创新药物达2期试验主要终点

近日,Inventiva公司宣布,小分子泛PPAR激动剂lanifibranor联用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2期概念验证试验LEGEND取得了良好的中期分析结果,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


5

改善缓解持续时间超2倍!奥拉帕利组合3期试验积极结果公布

近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布DUO-E临床3期试验中期分析的积极结果。数据显示,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接受PD-1抑制剂Imfinzi(durvalumab)加铂类化疗,随后接受Imfinzi加PARP抑制剂Lynparza(olaparib,奥拉帕利)治疗的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多个关键次要疗效终点皆获得改善,其中又以错配修复完善(pMMR)亚组患者的临床获益最大。详细结果公布于2024年妇科肿瘤学会(SGO)年会当中。


6

达3期试验OS主要终点!GSK免疫组合疗法即将向FDA递交监管申请

近日,GSK宣布,其PD-1抑制剂Jemperli(dostarlimab)的组合疗法用于治疗原发性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患者总人群的总生存期(OS)获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7

首个!显著改善OS,Keytruda组合一线疗法达3期试验主要终点

默沙东(MSD)近日宣布其KEYNOTE-A18临床3期试验达主要终点。重磅PD-1抑制剂Keytruda与放化疗(CRT)联合,可显著改善新确诊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试验详细结果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8

展现抗各类RAS突变肿瘤活性!小分子疗法积极结果公布

日前,Immuneering宣布其创新疗法IMM-1-104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1/2a期试验中1期部分的积极结果,这些患者带有RAS突变的肿瘤。目前该研究的2a期部分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2024年获得初步数据。

9

5年OS率达31.2%,恒瑞医药公布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最新数据!

近日,恒瑞医药宣布该公司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PD-L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法米替尼等3款创新药的5项研究最新数据入选了2024年欧洲肺癌大会。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年长期随访数据将在本次大会上公布。


10

针对NASH!微芯生物「西格列他钠」2期临床达首要疗效终点

微芯生物宣布,西格列他钠单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2期临床研究(CGZ203研究)已完成数据清理并锁库,试验首要疗效终点达成,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西格列他钠是微芯生物研发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相关受体(PPAR)全激动剂,此前已经在中国获批用于运动饮食无法有效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图片


01


Science | 精准抗炎!艾伯维开发全新ADC登《科学》子刊

图片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往往是全身性的,一旦接受治疗的时间过长,患者就可能遭遇骨折、血糖升高、青光眼等严重副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给药剂量和持续时间受到限制。如果能选择性靶向发炎组织发挥作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中,艾伯维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名为ABBV-3373的抗体偶联药物,解决这一问题。

更多解读:

ABBV-3373将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抗体与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活性的化合物偶联,其中TNF是在免疫细胞表面活跃的蛋白质。这样的设计使得偶联物在被摄入细胞之前,会与过度活跃的免疫细胞上的TNF结合,释放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平息细胞的炎症活动。

图片
▲ABBV-3373的结构和特性(图片来源网络)
在小鼠实验中,ABBV-3373可有效抑制患有接触性超敏反应或诱发关节炎的小鼠的炎症信号传导,并且单剂量即可完全抑制关节炎超过30天。
此外,对健康志愿者的1期临床试验证实了ABBV-3373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并且没有显著影响志愿者糖皮质激素的全身标记物。这一结果为克服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中的主要安全障碍铺平了道路,支持了其作为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抗炎工具的潜力。

02


The Lancet Neurology︱延缓DMD疾病进展,新机制口服疗法3期积极结果登上《柳叶刀》子刊

图片

Italfarmaco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在研疗法givinostat治疗6岁以上仍具备行走能力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男童的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EPIDYS的完整结果已发表在The 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该试验达到了其主要终点——从基线到第72周的四级楼梯攀爬评估的变化,数据显示将givinostat加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时具有延缓疾病进展的潜力。Givinostat目前正在接受美国FDA的审评,有望本周获得审评结果。

更多解读:

EPIDYS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含安慰剂对照的3期试验,共招募了179名年龄6岁以上具有行走能力的DMD男童。参与者按2:1随机分配接受口服givinostat或相应的安慰剂,每日两次,同时继续他们的皮质类固醇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终点,该终点测量了从基线到第72周攀爬四级楼梯能力的平均变化。接受givinostat治疗的参与者在执行这项任务时的衰退速度较安慰剂组更慢(与安慰剂的差异为1.78秒,p=0.037)。

在评估肌肉功能和力量的多个次要终点上,与对照组相比,接受givinostat治疗的队列显示出有利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givinostat治疗组NSAA总分(评估综合运动功能的指标)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少40%,表明givinostat有潜力延缓DMD个体的疾病进展。EPIDYS研究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评估了大腿股外肌的脂肪浸润。股外肌脂肪比例(VLFF)是失去行走能力的预测因子,标志着DMD个体的疾病进展。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givinostat治疗的个体VLFF降低了30%。

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在研究期间,与givinostat治疗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频率≥10%)包括血小板减少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腹泻和腹痛;没有严重不良事件与治疗相关或导致研究退出。

图片

▲Givinostat分子结构(图片来源:PubChem)

Givinostat是一种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口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小分子抑制剂。Italfarmaco公司表示,其工作原理与市场上其他治疗DMD的药物,如类固醇药物和旨在恢复抗肌萎缩蛋白表达的药物,以及其他正在开发中的药物明显不同。

DMD是一种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患者经历着一系列有害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肌肉进行性退化、再生能力减弱、肌卫星细胞耗尽等,最终导致运动能力的丧失。在DMD患者的肌肉组织中,HDAC活性异常升高,这种升高的HDAC活性可能促使肌肉再生受损,并妨碍肌肉超细纤维适应收缩的能力。

Givinostat通过抑制这种异常升高的HDAC活性,缓解肌肉组织的损害,保护肌肉超细纤维的功能,从而为DMD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由于givinostat是针对遗传缺陷下游的致病事件产生作用,这意味着它有可能成为一种适用于整个DMD患者群体的治疗方法。

03 


Science致死率可达90%!《科学》:吉利德口服疗法有望成为治疗突破口

图片

近期,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揭示了口服抗病毒药物obeldesivir在对抗埃博拉病毒等引起的致命性出血性疾病中的强大效力。这项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为应对这类疾病提出了新的治疗策略。特别是在资源匮乏的地区,这种口服给药疗法相比传统的静脉注射治疗,能极大地减少药品供应上的困难。

更多解读:

埃博拉病毒病(原名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罕见而严重致命性疾病。这种疾病的死亡率极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历史上的不同疫情中,病例死亡率介于25%至90%之间。埃博拉病毒自被发现以来,在非洲多地区引发了数次疫情,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obeldesivir的抗病毒疗效展开了研究。obeldesivir是由吉利德科学开发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其中的关键成分是一种处于3期临床阶段的RNA聚合酶抑制剂。初步的体外测试结果显示,obeldesivir对埃博拉病毒、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均表现出有效的抑制作用(上述病毒都属于丝状病毒科)。
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上评估了obeldesivir的抗病毒效能,他们通过肌肉注射给实验动物注射了致命剂量的苏丹型埃博拉病毒,随后自感染后24小时起,每日口服obeldesivir治疗,连续进行了10天。观察结果显示,接受obeldesivir治疗的五只动物全都存活了下来,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两只对照组动物则死于病毒感染。这些结果表明,在感染苏丹型埃博拉病毒24小时内开始接受obeldesivir治疗,可有效避免致命性感染的发生。此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obeldesivir不仅有助于减缓炎症反应,还能激活免疫系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这些发现对于应对埃博拉病毒及相关疫情具有重要意义,表明obeldesivir可作为一种预防措施,允许医护人员对埃博拉病毒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从而预防病毒引发的严重症状。此外,obeldesivir还可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即时的防护。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证明了obeldesivir具有广泛的抗埃博拉病毒活性,但其效力与安全性仍需在更广泛的动物模型上进行验证,并最终在人体内进行临床测试。埃博拉病毒有多个亚型,其中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virus)是最常导致疫情的亚型,其次是苏丹型埃博拉病毒。由于苏丹型埃博拉病毒爆发的间隔较长,因此对这一亚型的药物或疫苗进行实地验证存在一定挑战。
论文的通讯作者Tom Geisbert博士指出,如果这种药物在现实中被大规模应用,人们可以更迅速地遏制疫情。他强调,这种方法可能为人类应对埃博拉疫情提供更宽广的治疗窗口,尤其是在疫情迅速扩散的情况下尤为重要。他解释说,尽管研究中所采用的灵长类动物被注射了非常大剂量的病毒以模拟实验室事故中的极端情况,但这并不能完全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病毒传播情况。
在资源匮乏的地区,尤其是丝状病毒疫情频发之处,疾病的控制与治疗面临巨大挑战。这项研究突出了obeldesivir在病毒暴露后防护与治疗丝状病毒感染方面的潜力,特别是其口服给药的方式在疫情管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该药物可常温保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初步研究显示其对几乎所有已知的埃博拉病毒亚型以及马尔堡病毒均有效。目前,尚无经批准的治疗方法或疫苗能够同时有效对抗多种丝状病毒,obeldesivir有潜力变革未来应对丝状病毒爆发的策略。


图片


其他最新文章推荐

Epithelial-derived interleukin-23 promotes oral mucosal immunopathology

图片

Interleukin-4 downregulates transcription factor BCL6 to promote memory B cell selection in germinal centers

图片

Convergent evolution and targeting of diverse E2 epitopes by human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re associated with HCV clearance

图片

图片

资料根据公开数据搜集整理

资料整理:西湖生物医药综合办公室

文章来源:公开信息搜集


相关阅读



一周资讯NO.150 |聚焦医药动态0309~0315

一周资讯NO.149 |聚焦医药动态0304~0308

一周资讯NO.148 |聚焦医药动态0223~0301

一周资讯NO.147 |聚焦医药动态0217~0223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