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聚焦生物医药动态(0522~0528)

引言

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突破进展,聚焦热点政策,观澜创新治疗产品行业动态,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做乘风破浪的生物医药人!

政策.png







国内政策发布

01


焦红在沪主持召开长三角分中心建设和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现场推进会

1.png

通知原文:http://www.cde.org.cn/news.do?method=viewInfoCommon&id=9faabf956fed13b9








药物监管获批情况

01


武田创新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治疗移植手术后常见病毒感染

5月22日,武田(Takeda)公司宣布,美国FDA已受理口服蛋白激酶抑制剂maribavir(TAK-620)的新药申请(NDA)。Maribavir是武田最近6个月内接受美国FDA监管审评的第4个新分子实体。新闻稿指出,如果获批,maribavir将成为首个治疗接受器官移植或造血细胞移植后,发生难治性、有或无耐药性(R/R)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的药物。


02


对多种新冠突变病毒有效,欧盟CHMP支持批准中和抗体疗法

5月22日,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和Vir Biotechnology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COVID-19中和抗体疗法sotrovimab发表积极意见,支持其获批用于治疗不需要补充氧气,但有发展为严重COVID-19潜在风险的成人和青少年患者。Sotrovimab是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在研单克隆抗体,靶向刺突蛋白的保守表位。临床前数据表明它不但可以阻断病毒进入健康细胞,还可以清除受到病毒感染的细胞。


03


治疗特定非小细胞肺癌,FDA加速批准杨森双特异性抗体精准疗法

5月22日,美国FDA宣布,批准强生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开发的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疗法Rybrevant(amivantamab-vmjw)上市,用于治疗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新闻稿指出,这是FDA批准用于治疗这一患者群的首款精准疗法。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已经被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目前在中国展开多项临床试验,其中包括与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azertinib联用,一线治疗携带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04


重磅再袭!博生吉同种异体CD7-CAR-T产品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

自5月17日博生吉医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基于纳米抗体的自体CD7-CAR-T细胞注射液(研发代号:PA3-17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受理号:CXSL2101087)后,5月26日,博生吉另一项针对CD7靶点的同种异体CD7-CAR-T细胞注射液再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受理号:CXSL2101097)。该注射液是利用患者干细胞移植供体的T淋巴细胞生产的一种靶向CD7的CAR-T细胞药物,适应症为成人异基因移植后复发/难治性CD7阳性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05


蓝鸟针对儿童脑病的基因治疗上市申请获得CHMP积极推荐

5月24日, 蓝鸟生物(Bluebird bio)治疗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LD)基因疗法Skysona(elivaldogene autotemcel,eli-cel)的营销授权许可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的积极推荐。


06


康方生物PD-1向美国FDA提交BLA申请,被纳入实时肿瘤审评项目加速审评

5月24日,康方生物与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PD-1单抗药物派安普利单抗(研发代号:AK105)三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已经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启动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iologicsLicense Application,BLA)。


07


诺华创新三联疗法在中国获批,治疗哮喘

5月2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最新公示,诺华(Novartis)公司的茚达特罗/格隆溴铵/糠酸莫米松吸入粉雾剂已正式在中国获批。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名为Enerzair Breezhaler的每日一次固定剂量复方产品,由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茚达特罗、长效毒蕈碱拮抗剂格隆溴铵,以及吸入皮质类固醇糠酸莫米松这三种有效成分构成,主要用于治疗症状不受控制的哮喘患者


08


武田EGFR Exon20靶向新药拟优先审评

5月24日,CDE官网公示,武田口服小分子新药mobocertinib胶囊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并开始公示。申报上市适应症为: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Exon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2.png


09


绿叶制药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贴剂获欧盟多国上市许可资格

5月24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制剂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贴剂的上市申请已成功通过欧盟非集中审评程序。自2021年5月21日审评结束之日起,该产品已具备在欧盟多个参审成员国的上市许可资格。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贴剂用于治疗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轻、中度痴呆症。该产品通过给药途径创新,由绿叶制药德国子公司Luye Pharma AG的透皮释药技术平台开发,是集团在中枢神经治疗领域的核心产品。


10


KRAS突变卵巢癌患者ORR达70%!RAF/MEK+FAK组合疗法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5月24日,Verastem Oncology宣布FDA授予RAF / MEK抑制剂VS-6766与FAK抑制剂defactinib组合疗法治疗复发性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突破性疗法资格。早期试验结果表明,KRAS突变型肿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0%,KRAS野生型肿瘤患者的ORR为44%,所有患者的ORR为52%。


11


勃林格殷格翰精神分裂症新药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5月24日,勃林格殷格翰(BI)宣布,FDA授予 BI425809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障碍(CIAS)突破性疗法认定(BTD)。该公司还宣布,计划启动一项创新型III期CONNEX临床试验,用于评估BI 425809在改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


泰诺麦博申报RSV中和抗体

5月25日,泰诺麦博第二款抗病毒新药RSV中和抗体TNM00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昨日,泰诺麦博的抗破伤风病毒抗体TNM002的临床实验申请已经获得NMPA的默示许可。

3.png


13


TG Therapeutics三代CD20抗体递交FDA上市申请

5月25日,TG Therapeutics宣布,美国FDA已经受理了CD20单克隆抗体Ublituximab联合口服PI3K-δ和CK1-ε抑制剂UKONIQ的BLA申请,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患者。


14


室管膜瘤疗法获FDA儿科罕见病资格认定

Moleculin生物技术是一家拥有靶向高耐药肿瘤和病毒的广泛候选药物组合临床阶段制药公司,该公司前不久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p-STAT3抑制剂WP1066治疗室管膜瘤(ependymoma)儿科罕见病资格认定。


15


首家过评!恒瑞医药又一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

5月25日,恒瑞医药宣布,该公司已收到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核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其帕立骨化醇注射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根据新闻稿,该药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恒瑞医药是该产品首家过评的企业。


16


人福药业1类麻醉新药在中国获批

5月26日,人福医药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1类新药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已收到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获批的适应症为静脉用全身麻醉剂,用于成人全身麻醉的诱导。


17


首仿!鲁南制药「阿昔替尼」获批上市

5月25日,鲁南制药发布新闻稿称,旗下山东新时代药业研制的阿昔替尼片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根据新闻稿,该产品为中国境内首家按新4类获得批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18

突破免疫组合疗法毒性限制,创新CTLA-4抗体/Keytruda临床试验即将展开

5月26日, Xilio Therapeutics宣布已与默沙东(MSD)达成临床试验合作协议,评估其肿瘤选择性在研抗CTLA-4单克隆抗体XTX101,与默沙东的抗PD-1疗法Keytruda(pembrolizumab)联用,治疗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


19


石药集团新药NBL-015美国获批临床

5月25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其开发的新药NBL-015在美国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NBL-015是一种全人源抗Claudin 18.2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Claudin 18.2阳性表达的晚期实体瘤,包括胰腺癌、胃部、食道或食道胃结合部腺癌。此I期临床试验将会评估NBL-015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20


拜耳“不限癌种”疗法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

5月26日,CDE官网显示,拜耳larotrectinib拉罗替尼)胶囊和口服液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并开始公示。适应症为:治疗携带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融合基因的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这些患者患有局部晚期、转移性疾病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或者无满意治疗方案。

4.png


21


子宫肌瘤创新疗法获FDA批准,显著减少月经出血量

5月27日,Myovant Sciences公司和辉瑞(Pfizer)宣布,美国FDA已批准Myfembree(relugolix 40 mg、雌二醇1 mg和醋酸炔诺酮0.5 mg)上市。新闻稿指出,这是首个每日一次,治疗绝经前女性子宫肌瘤相关月经大量出血的药物,治疗持续时间可长达24个月。此次批准得到了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3期临床试验LIBERTY 1和LIBERTY 2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的支持。


22


杨森/传奇生物CAR-T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5月27日,传奇生物宣布,美国FDA已接受杨森(Janssen)公司为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疗法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提交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FDA同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在今年11月29日之前做出回复。

Cilta-cel是一种具有差异性结构的CAR-T细胞疗法,包含一个4-1BB共刺激结构域和两个靶向BCMA的抗体结构域,具有促进CD8阳性T细胞扩增的能力。BCMA是一种在骨髓瘤细胞上高度表达的蛋白。


23


璎黎药业/恒瑞选择性PI3Kδ抑制剂上市申请拟优先审

5月27日,CDE官网显示璎黎药业/恒瑞联合开发的PI3Kδ选择性抑制剂林普利司片(代号:YY-20394)上市申请已获得NMPA拟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

5.png


24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百时美施贵宝S1P受体调节剂斩获新适应症

5月28日, 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美国FDA批准Zeposia(ozanimod)0.92 mg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新闻稿指出,这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的口服S1P受体调节剂


25


  装甲CTLA-4抗体和GM-CSF的溶瘤病毒IND申请获得美国FDA批准

5月28日, 生物技术公司BioInvent International AB(下称"BioInvent")和Transgene共同宣布,其新型溶瘤痘苗病毒候选产品BT-001的IND申请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以进行针对实体瘤的1/2a期临床试验。

BT-001是基于Transgene专有的技术平台Invir.IO™设计产生的新型溶瘤病毒,牛痘病毒经过工程化被改造为能够与肿瘤细胞结合,并在肿瘤局部产生抗CTLA-4抗体和GM-CSF,同时还可靶向肿瘤微环境,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



管窥.png


1


一线治疗鼻咽癌!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3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5月21日,百济神州宣布,一项用于评估其抗PD-1抗体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作为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疗法的3期RATIONALE 309临床试验在中期分析中达到主要终点。结果表明,对比仅用化疗,百泽安联合化疗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中取得具统计意义的改善,且安全性结果与其已知风险相符,与化疗联用未出现新的安全性警示。


2

25天显著改善认知能力指标!阿尔茨海默病创新疗法初步临床结果积极

5月22日,Annovis Bio公司宣布,该公司的在研疗法ANVS401,在治疗AD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早期AD患者在接受治疗25天后,衡量认知能力的ADAS-Cog11评分与接受治疗前的基线相比改善了4.4点(意味着30%的改善),达到统计显著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一天前,这款创新疗法在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也获得积极结果,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


3


治疗老花眼,创新外用药物达到3期临床终点

5月26日,Eyenovia宣布其专有的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配方MicroLine,在治疗老花眼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VISION-1中达到主要终点,显著改善老花眼成人患者的近处视力(near vision),这一结果将作为向美国FDA提交新药申请(NDA)的基础。VISION-1详细结果将在未来以眼科为重点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4

Moderna:mRNA新冠疫苗在青少年中安全有效

5月25日,Moderna宣布其mRNA新冠疫苗(mRNA-1273)在青少年(12-17岁)中的2/3期临床研究已达到其主要免疫原性终点,表现出不亚于成人接种组的高度保护效力。本次研究中,接种过2剂该疫苗的青少年未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与疫苗效力为100%相一致。这款疫苗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所有接种者将在第二次接种后接受为期12个月的监测,以持续评估这款疫苗提供长期免疫保护的能力与安全性。Moderna计划在6月初将试验数据提交给美国FDA和全球的监管机构。


5

 ASCO丨基石药业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在转移性RET融合非小细胞肺癌及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展示出持久的临床活性

基石药业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I/II期ARROW临床研究最新结果亮相。研究结果表明,普拉替尼为转移性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了持久的临床获益。普拉替尼在初治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中显示出高缓解率,并在多种RET融合肿瘤患者均中展示出临床活性,且研究的安全性特征与之前公布的ARROW研究结果保持一致。相关详细数据将于2021年6月4日至8日在2021年ASCO年会上发表。


6

 ASCO| 先声药业抗肿瘤管线多项临床数据公布

5月24日,先声药业宣布,其抗肿瘤创新药物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鼻咽癌等瘤种有多项研究入选ASCO大会摘要,并将在会议期间公布最新临床研究数据。此外,先声药业与思路迪医药、康宁杰瑞合作的皮下注射的PD-L1单域抗体恩沃利单抗(KN035)注射液也将在2021 ASCO年会公布一项关键性试验的最新临床进展。


7

 ASCO| 万春医药普那布林迎新突破,治疗小细胞肺癌!

5月24日,万春医药宣布,将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其核心产品普那布林的五项最新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括一项普那布林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该研究成果是普那布林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适应症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研究进展。


8

 ASCO丨克服CAR-T耐药性和肿瘤复发,西比曼公布两款CAR-T管线最新数据

作为中国细胞治疗的龙头企业之一,西比曼生物科技将在ASCO 2021大会上公布两款潜在“Best-in-Class”CAR-T疗法的最新临床数据

在最新公布的ASCO摘要中,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望为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CAR-T都是在无血清和完全封闭的半自动系统中生产制备的。


9

 NASH 治疗药物IIb期研究失败,股价暴跌40%

5月24日,NGM Biopharmaceuticals公布了代号为ALPINE 2/3的IIb期临床研究数据,该研究旨在评估aldafermin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伴2期或3期肝纤维化(F2/F3)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研究未达到在第24周时,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改善≥1期并且NASH没有恶化的主要终点。受此消息影响,该公司股票大跌40.77%。


10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创新肽偶联药物3期临床结果积极

5月25日,Oncopeptides AB公司宣布,其肽偶联药物Pepaxto(melphalan flufenamide)在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Pepaxto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主要终点上与常用度胺类药物相比,达到非劣效性标准。与活性对照组相比,Pepaxto组的中位PFS高40%以上,总缓解率(ORR)也更高。Pepaxto是美国FDA加速批准的首个抗癌肽偶联药物(peptide drug conjugate)。基于这些数据,Oncopeptides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向美国FDA递交补充新药申请(sNDA)。


11

28天就能缩小肿瘤体积!1型神经纤维瘤病创新外用疗法2期临床结果积极

5月26日,NFlectio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了其局部外用NFX-179凝胶在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患者的2a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0.5%的NFX-179凝胶对驱动皮下神经纤维瘤增长的生物标志物p-ERK的抑制效果最好,使p-ERK水平降低了47%。此外,通过28天的治疗,试验组就观察到了患者肿瘤体积缩小,0.5% NFX-179组中有22%的患者肿瘤体积平均缩小至少50%。NFlection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展2b期临床试验,以研究更长治疗时间对肿瘤缩小的影响。该研究为饱受肿块疼痛或毁容困扰的NF1患者提供了希望。


12

创新ADC初步临床试验结果积极,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总缓解率可达86%

5月28日,ADC Therapeutics宣布,其靶向CD25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camidanlumab tesirine(Cami),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在The Lancet Haematology上发表。试验结果显示,在接受2期临床试验推荐起始剂量的Cami治疗的霍奇金淋巴患者中,Cami达到86%总缓解率(ORR)。


动态观澜.png


01


Mol Cell | 高璞/李栋/邓红雨合作发现病毒调控cGAS-DNA相分离的新机制

11.png

cGAS-STING天然免疫通路可以识别细胞质中异常出现的DNA(病原感染引入的外源DNA或宿主异常释放的内源DNA),并诱导I型干扰素和其他促炎因子的表达。为了应对cGAS-STING通路强大的免疫压力,病原微生物也在与宿主的长期博弈过程中,进化出了多种策略来抑制该通路的活化。但是,对于病原抑制cGAS-STING通路的具体机制,目前仍有大量未知亟待回答。

在cGAS-STING通路的信号转导过程中,除了经典的信号转导形式外(如分子间互作、催化修饰、以及第二信使的合成和扩散等),大分子的多聚和相分离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多家实验室在STING多聚化】和cGAS-DNA相分离方面作出了多项漂亮工作,极大推进了我们对相分离调控天然免疫的理解。鉴于相分离对cGAS-STING通路活化的重要性,不难推测病原应该会进化出靶向该过程的反制措施。然而,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病原蛋白通过干预大分子相分离来抑制cGAS-STING通路。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说,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细胞相分离的干预和调控,也鲜有研究报道。

2021年5月19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高璞组/李栋组/邓红雨组合作在Molecular Cell杂志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题为 Viral tegument proteins restrict cGAS-DNA phase separation to mediate immune evasion 的文章。该工作发现α-和γ-疱疹病毒编码的一类进化遥远但结构相关的间质蛋白,可以通过新颖且保守的机制破坏cGAS-DNA相分离而实现免疫逃逸。

更多解读:


此前的研究报道,γ-疱疹病毒的间质蛋白ORF52和α-疱疹病毒的间质蛋白VP22可以直接作用于cGAS并抑制通路活化,但具体机制并不清楚。本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在体外测定了cGAS与多种ORF52/VP22类型间质蛋白的直接结合能力,意外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互作。另外,由于这类病毒蛋白的DNA亲和力比cGAS弱,而且它们并不抑制细胞质中其他的DNA免疫识别通路,这提示简单的DNA结合竞争也不能解释其功能。鉴于cGAS-DNA相分离在抗病毒反应中的重要性,以及ORF52/VP22的细胞质定位属性,研究人员推测这类病毒蛋白可能通过干预cGAS-DNA相分离来发挥其功能。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了ORF52/VP22可以有效破坏cGAS-DNA相分离。随后,在活细胞内利用新型光片显微镜进行小时量级三维高时空分辨成像,同样发现了这种相分离抑制效应。而且,病毒蛋白对cGAS-DNA相分离的抑制效应随其浓度升高和累积时间延长而提升。为了排除过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还在cGAS本底表达水平的细胞中进行了验证,并观察到了类似现象。由于ORF52/VP22在病毒颗粒中高度冗余,研究人员推测病毒颗粒中携带的此类蛋白可能会在感染早期就作用于cGAS-DNA相分离,而后续的成像实验也验证了这种推测。因此,在体外、细胞内、以及病毒感染情况下,ORF52/VP22类型的间质蛋白都能够干预cGAS-DNA相分离。

有趣的是,在破坏cGAS-DNA相分离的过程中,病毒蛋白会逐步抽提cGAS-DNA液滴中的DNA,并与之形成自身的相分离聚集。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体外和细胞内的成像实验,确认了ORF52/VP22类型的病毒蛋白可以和DNA形成液-液相分离,而且这种相分离的形成能力显著强于cGAS-DNA。这也表明,蛋白被DNA诱导形成相分离的能力,与蛋白-DNA的亲和力之间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其机制,研究人员对ORF52/VP22设计了多种突变,并进行了DNA结合、相分离观测、酶活分析、通路活性检测、及病毒感染等多种实验,结果表明:1)病毒蛋白与DNA的相分离聚集,依赖于蛋白-DNA之间的多价互作;2)病毒蛋白中的IDR区域(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Regions),对其自身相分离及其对cGAS-DNA相分离的干预,都至关重要;3)病毒蛋白对cGAS-DNA相分离的抑制,取决于其被DNA诱导形成相分离的能力,而不是其与cGAS的直接互作,也不是其与DNA的亲和力强弱;4)如果病毒蛋白与DNA的相分离能力受到影响,那么其抑制cGAS-DNA相分离以及整个通路的能力也随之受到影响。

综上,此项工作发现了一类在进化距离上非常遥远、但结构上有一定相关性的疱疹病毒间质蛋白,可以通过新颖且保守的机制干预cGAS-DNA相分离,从而实现免疫逃逸。此项工作除了发现一种新颖的病原-宿主互作机制,也拓展了我们对大分子相分离调控复杂性的认识。


原文检索:Viral tegument proteins restrict cGAS-DNA phase separation to mediate immune evasion

02


Nat Chem Biol | 新型光遗传学工具cpLOV2助力远程基因工程控制和精准细胞免疫疗法

22.png

LOV2是一种非视蛋白型的植物来源的光遗传学工具。通过将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效应子(Effector)连接到LOV2蛋白的C端,利用黑暗条件下与LOV2分子间的空间位阻效应,可以抑制效应子的功能;而在光照条件下,LOV2的C端Jα发生解旋和分离,从而使效应子的功能得到恢复。基于此,研究者可以通过LOV2实现远程时空分辨率地调控目的效应子活性及其相应生理学进程。然而,LOV2倾向于将效应子融合到具有光控能力的C端Jα螺旋下游,而许多效应蛋白的N端需要足够的自由度才能够正常发挥功能。因此,基于传统LOV2体系的应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2021年5月6日,Texas A&M University的周育斌教授课题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王俊峰研究员课题组,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的韩纲教授课题组以及Texas A&M University的黄韵教授课题组合作(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涟博士,朱磊博士,谭鹏博士以及黄凯)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Circularly permuted LOV2 as a modular photoswitch for optogenetic engineering 的文章。该研究对LOV2进行了优化循环排列(circular permutation)设计,获得了能将效应子融合到蛋白N端,并提供不同锁定界面的新型光遗传学工具cpLOV2。cpLOV2不仅能够为原已在LOV2体系中实现的技术提供了新的构建方式,例如钙离子通道的远程开启,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控制,基因转录的光控重编程等,还创新性地开发了LOV2体系无法实现的光遗传学应用,例如基于MLKL的癌细胞自杀的激活等。特别是基于cpLOV2实现的,可以精准地调控对肿瘤细胞体内杀伤的光控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optoCAR T)免疫疗法,获得了显著效果。

更多解读:


首先,基于对结构的分析,研究者通过循环排列的方法构建了cpLOV2,在保持感光核心PAS结构域不变前提下将Jα螺旋转移到了蛋白的N端,使得效应子可以通过C端与Jα螺旋融合,从而拓展了光控体系的可用构建方式。在体外实验中,研究团队利用液体核磁共振等技术证明了cpLOV2具有与LOV2相似的整体结构,和光激发后Jα螺旋解旋并释放的能力,并在LOVTRAP和iLID两种光控蛋白二聚体系中实现了无缝转化。

cpLOV2为光遗传学应用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在STIM1介导的光控ORAI钙离子通道开放的应用中,研究者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基于LOV2和cpLOV2构建方式,结合STIM1效应子SOAR、自抑制区域CC1等不同序列,新发现了几种仅在cpLOV2构建方式下可以实现较强的光控通道激活效应的组合,从而证明了cpLOV2与效应子的作用界面和方式与LOV2有显著的区别。cpLOV2对于需要自由N端的效应子,例如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关键因子MLKL,cpLOV2-MLKL有效地实现了光控的细胞死亡(LOV2-MLKL无法实现)。

为了进一步探索cpLOV2的应用可能,研究者设计了基于cpLOV2的光控蛋白二聚体系(cpLID),并在多种光遗传学工具中使用。许多细胞事件的发生需要亚细胞定位的过程,cpLID的一个组分sspB可以融合不同膜定位序列,另一组分ssrA-cpLOV2就可以为相应的胞质蛋白提供亚细胞定位和活动的精准控制。在细胞基因操作方面,在CRISRP/Cas9系统的抑制子AcrIIA4中引入了cpLID作为光控元件后,构建的LiCaSiNO实现了对基因编辑和基因表达的高时空分辨率精准控制。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但是由于CAR T细胞治疗时活性不可调控,在部分癌症患者会产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因此目前临床上正在开发的CAR-T疗法均需要使用药物或者其他方式来可控激活CAR T细胞。光作为一种时间、空间可控的非侵入性物理因素,也可以作为激活因子应用于CAR T细胞疗法。研究者基于cpLID和iLID光控二聚体系,筛选了多个分裂型CAR的构建组合,最后得到的scFv-hinge-TM-CD28-4-1BB-ssrA-cpLOV2和 4-1BB-SspB-CD3ζ的cpLID组合成功实现了光控的T细胞的激活,并命名为光敏嵌合抗原受体optoCAR。光响应的optoCAR T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CD19肿瘤抗原,导致T细胞活化、增殖并且行使对Raji淋巴瘤细胞的杀伤。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者利用了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来克服可见光组织穿透力低的障碍,将机体高穿透性的红外光转换成蓝光来激活注入小鼠体内的optoCAR-T细胞,从而在动物模型实现了针对淋巴瘤的高效光控治疗。optoCAR-T疗法较好的时间空间控制以及可逆激活的能力,使得治疗的脱靶效应毒性可以大大减小,在不损失肿瘤杀伤效果的同时,有望减少副作用的产生。研究者也计划在后续进一步地尝试开发针对多种癌症的光控optoCAR-T免疫疗法。


总而言之,研究者通过循环排列的方式开发了新型光遗传学工具cpLOV2,作为对LOV2的有力补充,可以结合不同效应子实现多种不同光遗传学工具的设计和应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合成生物学和光遗传学相关工具的开发流程,并实现了新型光遗传学应用的拓展,对于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应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文检索:Circularly permuted LOV2 as a modular photoswitch for optogenetic engineering

03


 Cell Stem Cell | 返璞归真--增强型原始态人体多能干细胞的构建及其原理

33.png

在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多细胞的早期胚胎,在着床之前历经桑椹胚(morula)和囊胚(blastocyst)等时期。在囊胚时期,胚胎具有三个谱系,滋养外胚层(trophectoderm)、下胚层(hypoblast)以及上胚层(epiblast),其中滋养外胚层与下胚层进一步发育为胚外组织,如胎盘,卵黄囊,而上胚层最终发育成为个体。而小鼠胚胎干细胞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naïve(原始) 状态及primed(始发)状态。Naïve状态的干细胞来源于着床前的胚胎,具有更高的多能性,能够分化得到胚外组织。而primed状态的干细胞主要来源于着床之后的上胚层细胞,因此也被称为EpiESC。传统的人胚胎干细胞一般被认为是出于primed状态,具有较高的DNA 甲基化水平,维持一条X染色体的失活状态,以及使用近端的增强子(proximal enhancer)来维持OCT4的表达水平。在2013年到2014年间,多个课题组发现可以通过调控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将人胚胎干细胞从primed状态逆转至处于发育更早期的naïve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近期多项研究发现naïve状态的确具备更高的多能性。比如Austin Smith博士等课题组发现,与小鼠类似,只有naïve状态的人胚胎干细胞才具有分化成滋养外胚层的潜能。吴军博士课题组基于naïve状态的人胚胎干细胞构建了早期人造囊胚模型。

然而,目前已有的naïve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NHEM体系得到的naïve状态仍具有较高的DNA甲基化水平,而5iLA虽然能够快速的去DNA甲基化,却伴随着印记基因的去甲基化及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同时,5iLA体系需要将干细胞培养在饲养细胞(Feeder cell)上。

2021年4月28日,来自Weissman Institute的Jacob H. Hanna博士等课题组在Cell Stem Cell上发文Principles of signaling pathway modulation for enhancing human naive pluripotency induction进一步优化了naïve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条件,得到增强型的feeder free的naïve人胚胎干细胞。

更多解读:

早期研究发现,DNA的甲基化及RNA 的甲基化对于primed状态的人胚胎干细胞至关重要。相关的甲基化酶(DMNTs/METTL3)的敲除会引起细胞死亡,而naïve状态的胚胎干细胞却能够存活。根据这个原理,作者利用条件性敲除METTL3的细胞系筛选发现WNT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显著提高细胞的生存率,增强naïve状态的转化效率。随后,作者希望通过进一步筛选小分子来替代ActivinA的功能。他们发现SRC抑制剂能够帮助METTL3敲除的干细胞在没有或者低浓度的ActivinA的培养基中存活。同时,这些细胞也符合naïve状态的细胞特性,比如分化至各胚层,包括胚外细胞谱系,以及使用远端增强子来维持OCT4的表达水平等。至此,他们基本建立起了优化的细胞培养体系,称之为HENSM。作者进一步通过RNAseq,ATACseq及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Bisulfite sequencing)测序来表征得到的naïve状态细胞系。结果表明,HENSM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系与之前报道的naïve干细胞很相似。与primed干细胞相比,GSEA和ATAC seq表明HENSM的细胞与胚胎早期细胞(2细胞,8细胞及桑椹胚及囊胚期)具有更高的相似性。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发现HENSM细胞的确逆转了X染色体的失活状态。而当他们将这些细胞注射到早期小鼠胚胎中得到嵌合型胚胎,证明了该细胞的具有发育到多谱系的潜能。

利用该优化的naïve细胞模型,作者进一步探究了人和小鼠naïve胚胎干细胞的异同。以WNT信号通路为例,多项研究表明WNT对于小鼠胚胎干细胞向naïve状态的转变是不可或缺的,而其在人胚胎干细胞naïve状态的功能依旧存在争议。作者利用βCAT 敲除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βCAT敲除对于人胚胎干细胞的naïve状态转变并没有影响,而CAT的入核却能够抑制其向naïve状态转变。除此之外,作者还发现KLF家族的转录因子KLF17对于人胚胎干细胞向naïve状态转变至关重要,而对小鼠却没有影响。除了这些不同点之外,小鼠干细胞naïve状态转变的研究对于人胚胎干细胞依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前期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不使用MEK/ERK抑制剂也能够改变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状态,而且不会引起全基因组的去甲基化,从而提供了更为安全的转变方式。与此类似,作者发现在人胚胎干细胞中抑制Notch信号通路具有类似的效果,能够独立于MEK/ERK信号通路促进naïve状态转变。

本研究通过小分子筛选进一步优化了naïve状态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条件,并且表征了其细胞特性,系统性地研究了不同信号通路对于naïve状态的影响,更进一步证实了人与小鼠naïve状态干细胞维持的差异性。然而,这些naïve状态的人胚胎干细胞的功能性依旧值得深入研究。Primed状态的人胚胎干细胞能否分化得到胚外组织依旧存在一定的争议。而这些筛选得到的信号通路在自然状态下人早期胚胎发育中发挥怎样的功能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原文检索:Principles of signaling pathway modulation for enhancing human naive pluripotency induction


04


Cancer Cell | 韩大力/徐萌团队联合揭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控CD8+ T 细胞命运新机制

44.png

靶向免疫检查点PD-1的抗体疗法可高效恢复CD8+ T细胞功能,使其在多种类型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仍有大部分病人不能有效响应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中功能失调的T细胞不可被逆转。研究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过表达PD-L1等共抑制性分子或IL-10\TGF-b等细胞因子而成为诱导T细胞功能失调的主力军之一。然而,巨噬细胞的功能异质性和可塑性很高,其功能会随着环境中刺激信号的不同而灵活转变,而这种状态和功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表观转录组的动态变化来实现。作为真细胞mRNA上丰度最高的修饰类型,m6A可以通过影响mRNA的稳定性及翻译效率等过程实现精确的转录后调控。近期的工作指出,m6A修饰水平及m6A修饰酶的表达水平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处于失调状态。然而,m6A修饰是否影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功能并参与其对T细胞功能的调控,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究。 

2021年5月20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韩大力团队和清华大学免疫研究所徐萌团队合作在Cancer Cell上发表了题为The loss of RNA N6-adenosine methyltransferase Mettl14 in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promotes CD8+ T cell dysfunction and tumor growth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特定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亚群通过表观转录组层面调控CD8+ T细胞功能的新机制:m6A甲基化酶METTL14在C1q+ 巨噬细胞中的丧失,导致巨噬细胞中Ebi3转录本上m6A修饰的降低和EBI3表达量的增加,进而诱导肿瘤浸润的CD8+ T细胞的功能失调。

更多解读:


这项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存在一类C1q+巨噬细胞亚群,通过表面的免疫调节受体和T细胞相互作用。有趣的是,C1q+巨噬细胞亚群中富集和m6A修饰相关的基因例如Mettl14。进一步探究m6A修饰在巨噬细胞中的作用发现,在巨噬细胞中特异性敲除Mettl14的小鼠抗肿瘤能力低于野生型小鼠,肿瘤浸润的CD8+ 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并且Mettl14条件性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抗肿瘤能力的差异是由CD8+ T细胞介导的。单细胞测序数据表明,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巨噬细胞中Mettl14的缺失可导致免疫微环境中浸润的效应性CD8+ T细胞和耗竭性T细胞前体细胞显著减少,而活化异常且功能失调的中间态CD8+ T细胞显著增多。功能验证进一步说明,巨噬细胞中Mettl14的缺失导致CD8+ T细胞的杀伤性功能下降,并且上调表达共抑制性受体。这些结果说明Mettl14缺失的巨噬细胞打破了CD8+ T细胞分化的平衡,即抑制效应性CD8+ T细胞的活化而促使CD8+ T细胞功能失调。 

通过整合分析野生型和Mettl14缺失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m6A-seq和RNA-seq数据,发现Ebi3 mRNA上的m6A修饰水平在Mettl14缺失的巨噬细胞中显著降低,Ebi3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EBI3中和抗体通过挽救Mettl14条件性敲除小鼠中CD8+ T细胞的杀伤性功能,显著提高其抗肿瘤能力。结果表明,Mettl14缺失的巨噬细胞通过提高EBI3的表达量诱导CD8+ T细胞功能失调。 

接下来,为了探究上述结论是否适用于病人肿瘤样本,研究者首先使用多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发现结肠癌病人的肿瘤样本中巨噬细胞与CD8+ T细胞的临近位置关系。除此之外,肿瘤基质中METTL14的表达量与m6A修饰水平以及CD8+ T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关系。肿瘤基质的m6A修饰水平高的病人与m6A修饰水平低的病人相比,肿瘤基质中浸润的CD8+ T细胞效应性功能更好。 

综上,本研究报道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RNA m6A修饰的失调导致EBI3表达量的上调,促使CD8+ T细胞功能失调的新机制。研究表明m6A修饰在表观转录层面调控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强调了巨噬细胞功能可塑性可通过表观转录动态变化实现精准调控。研究者提出,靶向Mettl14下游抑制CD8+ T细胞功能的分子,例如EBI3,有望恢复CD8+ T细胞功能并提高现有PD-1/PD-L1阻断抗体疗法的响应率。 


原文检索:The loss of RNA N6-adenosine methyltransferase Mettl14 in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promotes CD8+ T cell dysfunction and tumor growth



05


Cell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福氏志贺菌已发展出泛素化降解GSDMB的策略来抵抗NK细胞的杀伤作用

55.png

Gasdermin B(GSDMB)属于一个执行炎症细胞死亡程序的成孔细胞溶素大家族,有趣的是,它是人类六个gasdermin基因中唯一一个没有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的GSDM基因。虽然遗传研究已将GSDMB多态性与包含哮喘、克罗恩病等人类疾病联系起来,但其在病原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仍知之甚少,以及在细胞中形成溶孔的倾向也存在争议。

志贺氏菌属是一种人类肠侵袭性病原体,每年感染约1.65亿人并造成超过20万人死亡。其中,福氏志贺菌与巨噬细胞和结肠上皮细胞的多重相互作用助长了其致病生命周期,其穿过结肠粘膜屏障后被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吞噬。这些吞噬细胞经历inflammasome(炎性体)/caspase-1/GSDMD介导的细胞死亡,巨噬细胞溶解后会导致福氏志贺菌进入外环境再次入侵结肠上皮细胞,增加阻滞传播和疾病的严重性。需要注意的是,gasdermin家族成员也在多种其他组织和细胞类型中表达,那么问题是,细胞内病原体如何抑制作为细菌复制储库的宿主细胞中gasdermin的活性呢?

2021年5月21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Neal M. Alto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athogenic ubiquitination of GSDMB inhibits NK cell bactericidal functions 的文章,这项研究报道了GSDMB和肠侵袭性福氏志贺菌分泌的IpaH7.8效应蛋白之间动态的宿主-病原体冲突,即IpaH7.8可以泛素化GSDMB被26S蛋白酶体降解。这种毒力策略通过抑制GZMA介导的GSDMB活化来保护志贺氏菌免受NK细胞的杀伤。需要注意的是,与大多数gasdermin家族成员的典型功能不同,GSDMB不通过溶解宿主细胞来抑制志贺氏菌。相反,它通过识别革兰氏阴性细菌膜上的磷脂而显示出直接的杀菌活性。因此,这些发现将GSDMB定位为细胞内杀菌的中央执行者,并揭示了病原体对抗宿主防御系统的机制。

更多解读:


福氏志贺菌的毒性需要Mxi-Spa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表达以及30多种效应蛋白进入宿主细胞,其中包括编码细菌E3泛素连接酶的ipaH基因,虽然知道这些效应蛋白可以劫持宿主E1/E2泛素结合机制以翻译后修饰靶底物,但大多数ipaH基因的致病功能仍不清楚。首先,作者通过一种称为泛素激活相互作用陷阱(UBAITs)的技术来鉴定细菌E3连接酶对应的宿主底物,发现只有IpaH7.8UBAIT能与GSDMB反应,但不与其他gasdermin家族成员结合。此外,IpaH7.8不识别GSDMB的C-末端自身抑制结构域(GSDMB-C),而GSDMB-N有助于两者的特异性结合,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GSDMB在感染福氏志贺菌的细胞中被清除,应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防止表达IpaH7.8细胞中GSDMB的丢失,进而证实IpaH7.8针对GSDMB进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

如果反过来想,IpaH7.8特异性靶向GSDMB可能恰好表明,GSDMB可能在人类抵抗病原体的防御中发挥中心作用。考虑到GSDMB属于成孔细胞溶素大家族的一员,作者开发了一种体外活化系统,直接比较GSDMD的成孔活性和目前未鉴定的GSDMB的成孔活性。有趣的是,不同于GSDMD,GSDMB不能与接近哺乳动物细胞质膜的脂质体相互作用,那么细菌脂质是否可以作为结合底物呢?作者发现,GSDMB-N端可以与大肠杆菌极性提取物的单层脂质体结合,而全长的GSDMB或GSDMB-C端均不能结合。因此,GSDMB可以区分脂质的不同化学结构,且主要与革兰氏阴性菌的内膜上的心磷脂(CL)发生结合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分裂活跃的细菌之间隔膜富含CL,因而更容易受到GSDMB成孔活性的影响。

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GSDMB被granzyme A(GZMA)切割和激活,GZM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由组织驻留的固有淋巴细胞(ILC)表达并传递到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由此推断,GZMA可能在体内激活GSDMB以应对细菌感染。作者将IL-2激活的NK细胞与未感染或感染的细胞共同培养,有趣的是,NK细胞未能在未感染的靶细胞中诱导GSDMB裂解出N端,而在感染福氏志贺菌的细胞中也未能检测到N端,相反,,当与NK细胞共培养时,在感染福氏志贺菌(Δipah7.8)的细胞中可以检测到N端。这些数据表明,GSDMB激活是对NK细胞识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直接响应,但这种激活会在感染福氏志贺菌的细胞中被ipah7.8抵消。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人GSDMB能够作为一种抗菌溶细胞素,NK细胞可以通过GZMA激活感染了志贺菌的细胞中的GSDMB,裂解出N端从而发挥细菌膜上的成孔作用。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福氏志贺菌已经发展出一种策略来对抗这种宿主防御机制。具体来说,细菌E3泛素连接酶IpaH7.8泛素化GSDMB用于26S蛋白酶体降解,从而保护福氏志贺菌免于NK细胞的杀伤。未来的研究将需要确定GSDMB所针对的细菌种类的广度,并确定人类病原体是否确实进化出机制来对抗先天免疫系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GZMA/GSDMB信号轴的激活可能是决定人类疾病被多种细菌病原体感染的关键因素。


原文检索:Pathogenic ubiquitination of GSDMB inhibits NK cell bactericidal functions



06


Nat Commun | 邓宏魁团队建立人潜能扩展多能干细胞(EPS细胞)的培养体系

66.png

如何建立高质量的多能干细胞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核心问题。EPS细胞是2017年邓宏魁研究组建立的一类具有全能性功能特征的多能干细胞,同时具有胚内和胚外组织的发育潜能 。自建立以来,EPS细胞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邓宏魁研究组利用EPS细胞建立了快速制备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技术,并利用人EPS细胞高效制备功能性肝细胞,与传统人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肝细胞相比,EPS-Heps在转录谱上更类似于人原代肝细胞。该研究结果突出了EPS细胞产生功能性细胞的应用潜力,可以为体外制备功能细胞提供更好的来源。国际其他研究组也在EPS细胞的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利用 EPS细胞在体外构建功能性的早期胚胎结构;将人EPS细胞注射到食蟹猴早期囊胚中,制备了人猴嵌合体胚胎,并成功使胚胎存活时间达到20天,这是目前猴子胚胎体外培养能达到的最长时长。这些研究都表明EPS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优势。但是,人EPS细胞的培养依赖于饲养层细胞,制约了EPS细胞的进一步转化应用。

2021年5月2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ly Defined and Xeno-free Culture Condition for Human Exte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的研究论文,在体外建立了成分明确、无异源成分的人潜能扩展多能干细胞(EPS细胞)的培养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建立了将体细胞诱导为无异源人EPS细胞的重编程诱导方法。

更多解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邓宏魁研究组通过对饲养层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胞外基质等进行研究,建立了成分确定的,无异源的培养体系(xeno-free EPS culture condition)。无饲养层、无异源体系培养的人EPS细胞能够在体外长期稳定地培养60代以上,且能维持人EPS细胞的基本性质。转录组分析表明,无异源人EPS细胞具有和饲养层细胞培养的人EPS细胞相似的整体表达谱,与EPS特性相关的早期胚胎富集的基因模块在无异源培养的人EPS细胞同样富集。而且,利用该培养体系与重编程技术结合能高效建立人体细胞来源的无异源成分的人EPS细胞系,为制备人EPS细胞提供了新的方法。

邓宏魁研究组进一步系统研究了无异源培养的人EPS细胞的胚外发育潜能,将其注射到早期小鼠胚胎后,能够稳定地嵌合到小鼠胚胎期E6.5天的胚内和胚外组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无异源的人EPS细胞若培养在滋养层干细胞培养基中,能够转化成滋养层干细胞类似性质的细胞;ATAC-seq测序结果发现在无异源的人EPS细胞中,与胚外发育相关的基因位点处于更开放的状态。这些结果都证明无异源培养的人EPS细胞具备胚外组织的发育潜能。

该培养体系排除了饲养层细胞不确定成分的影响,提高了人EPS细胞培养的稳定性,为推动人EPS细胞在分化,疾病模型和发育生物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无异源成分的人EPS细胞培养体系为建立符合临床应用标准的人EPS细胞系奠定了技术基础,未来将进一步推进EPS技术向临床的转化应用。


原文检索:Chemically Defined and Xeno-free Culture Condition for Human Exte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07


Cell Stem Cell | 首个人脑精细核团类器官——下丘脑弓状核类器官诞生!

77.png

由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生成的大脑类器官为研究不同脑区发育及疾病特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然而,当前的类器官尚无法概括更为精细的脑结构的细胞类型和分子特征,例如下丘脑的不同核区。其中,弓状核(arcuate nucleus, ARC)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结构,整合了饥饿和饱腹的循环信号,反映了能量存储和利用率。

ARC功能障碍相关的一种疾病是Prader-Willi综合征(PWS),这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饱腹感受损和严重的儿童肥胖以及社交和学习障碍。尽管在胎儿和儿童早期发育中已经报道了PWS的临床异常,但关于PWS在人类下丘脑发育中的病理生理学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针对这种遗传疾病的特定于ARC的体外模型。

近日,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明国莉团队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Generation of hypothalamic arcuate organoids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的文章。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报告了由iPSCs生成的ARC类器官(ARCOs),scRNA-seq数据显示了不同细胞类型间的显著分子异质性。此外,由PWS患者iPSCs生成的ARCOs在发育过程中表现出异常的转录组特征和分化模式,提示患者iPSCs衍生的ARCOs可能代表一种有前景的实验模型,可用于研究早期人类弓状核发育过程中的特定于核的特征和与疾病相关的机制。

更多解读:

首先,根据ARC发育过程中shh信号激活和Wnt抑制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发了由人iPSCs诱导生成ARCO的方案,通过免疫染色及已发表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确认了ARC发育中的标记基因,如转录因子OTP、DLX、TBX3以及POMC等,结果显示多样化的ARC样神经元群体产生。

为了系统地研究ARCOs亚群的细胞类型多样性和分子标记,作者在两个发育时间点分别对C3和C65 iPSC系的ARCOs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并通过Allen Brain Adult Human数据库对ARCOs与人类下丘脑不同亚核的转录组特征进行比对分析之后,确认ARCOs不仅可以概括人类下丘脑ARC的细胞类型多样性,而且还可以概括其分子特性。在此之前,尚无针对胚胎或成人ARC的参考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为此,作者对新生儿人类下丘脑进行了单核RNA测序分析,以生成参考数据集,并将其与ARCOs的scRNA-seq数据集进行整合,作者发现两个样品的细胞分布高度重叠,提示细胞类型组成和分子标记具有相似性。

接下来,为了研究PWS患者在神经发育早期阶段ARC中潜在的细胞和分子缺陷,作者从两名具有两个不同易位断点的PWS患者中生成了2种iPSC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特征分析,其中一个在外显子2和3之间(“主要缺失”),另一个位于外显子17和18之间(“次要缺失”)。与对照相比,两名PWS患者的iPSC衍生的ARCOs的尺寸均明显更大,免疫染色显示,PWS ARCOs在15 DIV时含有显着更高的KI67 +细胞百分比。综合数据来看,与对照ARCOs相比,PWS ARCOs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增殖和分化缺陷。

鉴于PWS ARCOs的分化缺陷,作者进一步检查了其对ARCOs产生的功能性后果。首先,在多电极阵列(MEA)上进行电生理分析,观察到对照和PWS ARCOs均能激活神经元放电,而PWS ARCOs神经元放点频率降低。此外,ARC的一个功能性标志是激活POMC +神经元以响应瘦素(一种厌食神经肽)并释放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在瘦素处理后,作者发现对照ARCOs在60 DIV时磷酸化形式的JAK2和STAT3的水平升高,在PWS ARCOs中显着减弱,表明瘦素信号传导存在缺陷。此外,用瘦蛋白处理的ARCOs的条件培养基的ELISA分析显示,对照ARCOs中的MSH水平升高,而PWS ARCOs中的MSH水平低得多。因此,这些结果显示了PWS ARCOs存在功能缺陷。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用于研究弓状核发育过程以及与弓状核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潜在机制的手段,可以通过调整模型形成时间和诱导因子的组合,对更为精细的大脑区域进行建模。因此,这一研究进一步提供了对人类下丘脑单细胞数据集的比较分析,以及在不同脑核结构中转录组特征的全面谱图,为探索人类和小鼠下丘脑之间的保守和发散特征提供了资源。最后,使用该方案对早期ARC的发育进行建模还将为在临床症状发作之前的下丘脑相关疾病的早期阶段提供表型的获取途径,这对于开发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和测试新疗法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原文检索:Generation of hypothalamic arcuate organoids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08




Protein & Cell综述丨哺乳动物胚胎基因编辑中的现状与展望

88.png

CRISPR/Cas核酸酶切割靶DNA产生的DNA 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ed break, DSB)可以通过易错的经典非同源末端连接(classical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c-NHEJ)进行修复。此外,在提供DNA修复模板的情况下,DSB还可以通过精确的基于同源序列的DNA修复(homology-based repair, HBR)进行修复。其中,DNA修复模板是决定精确基因编辑中HBR的具体修复机制和效率关键因素。

2021年5月4日,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军就梁普平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欧建平主任在Protein &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Homology-based repair induced by CRISPR-Cas nucleases in mammalian embryo genome editing 的综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张曦亚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地探讨了利用不同类型的DNA修复模板在哺乳动物胚胎中进行精确基因编辑的效率及优缺点,并总结了一份DNA修复模板的设计指南。

更多解读:

HBR修复模板的种类

HBR修复模板可以分为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 ssDNA)和双链DNA (double-stranded DNA, dsDNA) 两大类。其中ssDNA修复模板包括单链寡聚脱氧核糖核酸(single-stranded oligodeoxynucleotides, ssODN),长单链DNA(long single-stranded DNA, lssDNA) 和单链的腺相关病毒 (adeno-associated virus,AAV) DNA。dsDNA修复模板包括超螺旋质粒(supercoiled plasmid),线性质粒(linear plasmid)以及线性dsDNA等。

利用不同类型的DNA修复模板,可以在靶位点产生不同的精确基因编辑类型,如定点突变、插入大片段或者插入loxP序列以构建条件性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不同DNA修复模板对于同源臂的(homology arm, HA)的要求不一,并且其产生的编辑类型、插入片段的上限以及编辑效率也不同,具体汇总见表1。

HBR的修复机制

根据DNA修复模板的不同,HBR的修复机制也不同。利用ssDNA作为修复模板时,CRISPR/Cas核酸酶产生的DSB将通过单链DNA介导的修复(single-stranded templated repair,SSTR) 机制进行修复。利用dsDNA作为模板时,根据同源臂长度的不同,CRISPR/Cas核酸酶产生的DSB可以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单链退火(single-stranded annealing, SSA)和微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 (microhomology-mediated end joining, MMEJ) 等三种不同机制进行修复,见图1。


HBR修复策略的选择

正确地选择基因编辑的策略是提高基因编辑效率的关键,不同的基因编辑策略对于gRNA设计和DNA修复模板类型的要求不同。结合已报道的研究数据,作者总结了如下图2所示的指南。


结论和展望

不同类型的DNA修复模板在编辑效率、可产生的编辑类型、gRNA设计方面的要求不一,为了提高哺乳动物胚胎基因编辑的效率,需要根据编辑类型选择合适的DNA修复模板。除DNA外,RNA也可以作为精确基因编辑的修复模板,如David Liu开发的Prime editor系统中的pegRNA。此外,通过改变gRNA和Cas9的形式(如用ctRNP替代gRNA和Cas9 mRNA的混合物)和注射时间也可以提高精确基因编辑的效率。随着对CRISPR相关转座酶(CRISPR-associated transposase,CAST)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有朝一日,CAST也可能在哺乳动物胚胎中实现高效的精确基因编辑。早期胚胎的基因编辑过程中,靶序列也会利用内源同源序列进行修复,因此如何避免或利用该机制也有待深入的研究。


原文检索:Homology-based repair induced by CRISPR-Cas nucleases in mammalian embryo genome editing



09


Nat Immunol | 徐和平课题组发现OXPHOS通路具有促进GC B细胞亲和力正向筛选的重要作用

99.png

高亲和力的中和型抗体是机体长效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武器,是绝大多数疫苗发挥作用的基础。抗体亲和力成熟所必须的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s, BCRs)可变区高频突变与正向筛选发生在脾脏与淋巴结内部一个称之为GC的组织结构区域。GC分为两个功能不同的区域——暗区和明区。B细胞在不同区域间反复迁移,并通过达尔文式的演化过程实现对高亲和力BCR突变的正向筛选,最终筛选出产生能够高亲和力抗体的浆细胞。由于领域内一直缺乏有效的分子标记从一个多克隆免疫反应中区分和富集出获得高亲和力突变的GC B细胞,当前具体哪些胞内分子通路在支持高亲和力GC B细胞的正向筛选这一重要问题还未被系统性的研究。

2021年5月24日,西湖大学徐和平课题组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oupled analysis of transcriptome and BCR mutations reveals role of OXPHOS in affinity maturation 的研究成果。基于整合分析抗体突变模式与转录组信息并结合遗传学实验手段,揭示了氧化磷酸化(OXPHOS)通路在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B细胞亲和力正向筛选中的关键作用。

更多解读:

基于经典的NP-KLH免疫小鼠模型,徐和平课题组创新性地在单细胞水平上将抗体突变模式与转录组表达水平进行关联分析来突破这一研究难题 (图1)。NP-KLH是一种T细胞依赖性抗原,已知其在小鼠模型内诱导出的生发中心反应达到顶峰时,与半抗原NP特异性结合的GC B细胞主要表达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H186.2;此外,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3位色氨酸突变成亮氨酸后,BCR与NP的亲和力提升至原来的10倍,而其他的随机突变并不显著性地改变亲和力。以上两个重要的免疫应答特性使得研究者们可根据BCR序列的突变情况来区分NP结合亲和力的高低。在此基础上,利用5’端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技术可同时获得每个B细胞的BCR序列突变模式和转录组信息,从而可对与亲和力成熟相关联的分子机制进行全面挖掘与分析。

基于转录组数据和已知的基因表达特征,作者们首先确认了不同类群GC B细胞所处的空间区域和细胞周期等状态。为了更加全面探索细胞基因模块表达的变化,作者们引入了机器学习中的主题模型算法。相较传统的比较不同类群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主题模型算法除了能找到分群特异性基因特征外,还能够发现跨分群的基因模块,实现对细胞状态更精细化的描绘。比如过去有研究认为生发中心明区氧含量较低,从而认为GC B细胞只能够进行糖酵解。而本工作中的主题模型分析揭示和比较了不同区域GC B细胞的代谢特征,发现明区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糖酵解通路相关基因,相反,暗区细胞则表达更多的OXPHOS(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氧化通路基因,表明不同区域GC B细胞具有不同的代谢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之前关于GC B细胞只进行糖酵解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在本研究准备投稿过程中,有新发表的工作通过体外检测原代GC B细胞代谢活动也说明GC B细胞主要进行OXPHOS,而不是糖酵解。

更重要的是通过结合BCR突变模式信息,作者们发现有高亲和力突变(获得W33L突变的 VH186.2 基因)的NP特异性GC B细胞相较低亲和力群体具有更高的OXPHOS通路的基因表达,暗示了该通路可能在亲和力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在OVA蛋白抗原诱导出的更复杂的多克隆免疫应答模型中,作者们不仅进一步确认了OXPHOS与亲和力正向筛选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也说明了本工作开发出的研究方法可用于解析更为复杂的B细胞免疫应答特征。


通过与匹兹堡大学Harinder Singh教授的合作,作者们通过遗传学手段验证体内OXPHOS通路在亲和力正向筛选过程中的作用。Cox10基因编码血红素IX法尼基转移酶,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缺失后会导致OXPHOS活动受损。相较对照组小鼠,GC B 细胞中Cox10缺陷小鼠的GC B细胞的比例,增殖以及抗体的亲和力都显著性地下降,证明GC B细胞依赖OXPHOS来实现亲和力正向筛选。

最后,通过尝试多种被报道能够促进OXPHOS活性的小分子,作者们发现一种名为oltipraz小分子能够在体内促进GC B细胞的正向筛选和抗体亲和力成熟,这是目前第一个被报道具有类似功能的化学小分子。

本研究成果不仅证明了OXPHOS通过促进高亲和力GC B细胞的快速分裂来促进正向筛选和亲和力成熟,还为通过小分子干预抗体亲和力成熟过程和疫苗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此外,利用项目开发的分析方法与流程,本研究工作还成功分析出复杂抗原的BCR应答突变模式与分子通路表达的相关性,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解析诸如自身免疫、移植排异免疫等复杂疾病中BCRs多样性与分子应答特征。


原文检索:Coupled analysis of transcriptome and BCR mutations reveals role of OXPHOS in affinity maturation


10


Nat Immunol | 攻克T细胞耗竭——代谢重编程释放肿瘤免疫疗法治疗实体肿瘤的巨大潜力

111.png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如免疫检验点抗体(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或者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adoptive immune cell transfer, ACT)已经在部分肿瘤患者身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治疗效果。然而,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大部分肿瘤患者并不响应肿瘤免疫治疗。特别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目前仅能用于血液瘤治疗,对于实体瘤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肿瘤微环境中受到持续的肿瘤抗原刺激等因素而导致的T细胞功能耗竭(T cell exhaustion)。

最近发现,根据T细胞表面分子(PD-1、TIM-3)和转录因子TCF-1的表达情况,可以将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耗竭T细胞分为两个主要亚群,前体耗竭T细胞(PD-1+TCF-1+TIM-3–, progenitor exhausted T cell)和终末耗竭T细胞(PD-1+TCF-1–TIM-3+, terminally exhausted T cell)。其中,前体耗竭T细胞几乎没有肿瘤杀伤活性,可以转化成终末耗竭T细胞;而终末耗竭T细胞则仍保留部分的肿瘤杀伤能力,直接控制着肿瘤生长。但是终末耗竭T细胞的增殖能力受损,在没有有效干预的情况下,终末耗竭T细胞会进一步丧失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性,变成没有功能的T细胞,从而逐渐丧失控制肿瘤生长的能力(见如下示意图)。然而,终末耗竭T细胞并不响应PD-1抗体等目前大部分免疫治疗方法。因此,T细胞耗竭,特别是难以阻止或逆转的终末耗竭T细胞的失活状态,成为制约整个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一大瓶颈难题。

2021年5月24日,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唐力教授领导的、联合Ludwig癌症研究中心、洛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纽约大学Abu Dhabi分校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文章Metabolic Reprogramming of Terminally Exhausted CD8+ T cells by IL-10 Enhances Anti-Tumor Immunity开发了基于代谢重编程(metabolic reprogramming)的新型肿瘤免疫疗法,用于阻止或逆转T细胞耗竭,为治愈实体肿瘤提供了新思路。

更多解读: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合成了白介素-10及IgG1 Fc片段的融合蛋白(IL-10–Fc)并发现IL-10–Fc能显著抑制实体肿瘤生长。在多种小鼠实体瘤模型中,IL-10–Fc与ACT或ICB联用能完全清除实体瘤。该研究进一步证实IL-10–Fc通过增强线粒体丙酮酸转运体(mitochondrial pyruvate carrier, MPC)依赖的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促进终末耗竭T细胞增殖及其抗肿瘤免疫反应,显著拓展了T细胞依赖的肿瘤免疫治疗的适用范围。

最初,作者发现IL-10–Fc可以显著增加PD-1+TIM-3+CD8+ T细胞在小鼠B16F10肿瘤组织中的比例和数量。进一步研究发现,PD-1+TIM-3+CD8+ T的表型恰好与PD-1+TCF-1–TIM-3+的终末耗竭T细胞基本一致,因此提示,IL-10–Fc可能促进终末耗竭T细胞的扩增。由于终末耗竭T细胞的数量增多可能源自于前体耗竭T细胞的转化、终末耗竭T细胞自身的扩增或终末耗竭T细胞凋亡水平的下调等情况。作者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特别是通过Tcf7DTR-GFP转基因小鼠(该小鼠模型可以实现通过药物处理特异性地去除前体耗竭T细胞),发现IL-10–Fc对终末耗竭T细胞数量的扩增并不依赖于前体耗竭T细胞的存在,最终证实IL-10–Fc可以直接作用于终末耗竭T细胞,促进其增殖和肿瘤杀伤活性。接下来作者证实,IL-10–Fc这种效果依赖于终末耗竭T细胞的代谢重编程。通过对代谢通路分析,作者发现丙酮酸-MPC-OXPHOS代谢通路对于IL-10–Fc增强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水平至关重要。借助于MPC基因敲除小鼠,作者进一步证实MPC是IL-10–Fc促进终末耗竭T细胞代谢、增殖和抗肿瘤免疫反应不可或缺的关键分子,进而揭示了一条阻止或逆转T细胞耗竭、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新代谢调节通路。


原文检索:Metabolic Reprogramming of Terminally Exhausted CD8+ T cells by IL-10 Enhances Anti-Tumor Immunity



11


Cell Stem Cell丨丁俊军团队报道相分离可通过调控染色质三维结构重组促进细胞命运转变

222.png

真核细胞染色体通常会有序的折叠,在空间上会形成有序的三维结构。这些三维结构由大到小主要分为区室分隔(compartments)、拓扑相关结构域(Topological-Associated Domains,TADs)以及染色质环状结构(loops)等。细胞命运转变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剧烈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推动细胞命运转变的进行起到重要作用。TAD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结构,在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的不同细胞之间趋于稳定。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TAD的数量和大小都会发生变化,这说明TAD在细胞命运转变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了重组。然而,这种TAD的重组是否会在细胞命运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什么因素导致了TAD的重组?关键细胞命运决定因子在这一过程中又起着何种作用?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探讨和解决。

2021年5月25日,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丁俊军实验室在Cell Stem Cell上发表了题为Phase separation of OCT4 controls TAD reorganization to promote cell fate transitions 的文章,首次阐明了关键转录因子OCT4通过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机制调控TAD重组以推动体细胞重编程的进行。该研究是第一篇阐述相分离机制调控染色质高级结构以推动细胞命运转变的文章。

更多解读: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对体细胞重编程不同时期进行了三维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和表观组学等多组学的四维整合性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得到了重编程过程中以TAD重组为核心的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变化特点;阐述了OCT4介导的染色体环状结构的动态变化通过改变TAD边界上CTCF的结合以调控TAD重组的新机制;进一步发现OCT4的相分离特性可调控TAD重组和细胞命运转变;进而发现,通过操控TAD重组和OCT4的相分离,可以调控细胞命运转变;最终通过基于TAD重组的新算法鉴定出了新型细胞命运调控因子,并对这些新型细胞命运调控因子做了功能验证。

研究人员发现TAD重组和细胞命运转变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为了验证TAD重组导致细胞命运转变的因果关系,研究者通过两种方法人为诱导TAD重组,并检验对于重编程效率的影响。第一种方法是基于dCas9靶向和小分子诱导连接的方法,即通过dCas9-ABI蛋白和dCas9-PYL1蛋白分别靶向相邻TAD中的位点,由于ABI和PYL1蛋白可同时与小分子脱落酸结合,加入脱落酸分子可以形成连接(linking),这种连接可拉近TAD之间的距离,导致跨TAD边界的loop增多,最终导致了TAD的融合重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两个相邻TAD间的边界,使TAD发生融合重组。HiC结果表明,该两种方法均可有效造成TAD的融合重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人为TAD重组之后,重编程效率都发生了显著的提高,说明了TAD重组对于细胞命运转变的推动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OCT4介导的loop富集的区域,TAD发生重组的频率较高,说明了TAD重组和OCT4的富集存在某种相关性。考虑到OCT4富集的区域有可能会是OCT4蛋白的相分离区域,研究中通过FISH实验验证了OCT4蛋白的相分离和TAD重组的相关性。为了验证OCT4的相分离调控TAD重组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通过两种方法破坏OCT4的相分离能力。第一种是之前报道过的酸性突变方法,即将OCT4无序区(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domain, IDR)中的所有酸性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第二种是研究人员自行开发的一种新算法PSPHunter,可以预测对相分离起到关键作用的氨基酸位点并进行删除突变。基于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的OCT4突变体均可有效的减弱OCT4蛋白的相分离能力。重要的是,这些相分离功能残缺的突变体会抑制TAD的重组和降低重编程的效率。为了进一步验证OCT4相分离调控TAD重组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还对突变型OCT4进行了IDR融合的相分离恢复(rescue)实验。该方法是将FUS蛋白的IDR区域融合到突变型OCT4的后边,而FUS蛋白的IDR区域具有很强的相分离能力。实验验证发现,IDR融合后,突变型OCT4的相分离能力得到恢复,这种相分离能力的恢复最终导致了TAD重组的恢复和重编程效率的提高。这些结果表明,OCT4的相分离特性是推动TAD重组和细胞命运转变的关键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基于TAD重组的多组学分析开发了预测新型细胞命运调控因子的TADMAN算法(TAD reorganization-based Multiomics Analysis, TADMAN)。通过该算法分别预测了新型重编程调控因子和新型神经分化调控因子,通过shRNA的表达敲低实验发现,超过90%的新型因子都通过了功能验证,说明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算法被期待在未来能应用于更为广阔的领域,如包括预测和鉴定肿瘤和衰老等在内的疾病调控因子当中。

该论文首次发现蛋白质相分离、染色质三维结构和细胞命运转变之间的调控机制,建立了通过操控TAD重组、和控制蛋白质相分离,从而调控细胞命运的新方法,也开发了基于染色质三维结构精准预测细胞命运调控因子的新算法。


原文检索:Phase separation of OCT4 controls TAD reorganization to promote cell fate transitions



12


福音!新型免疫细胞疗法可促进中风康复,有望让更多病人得到治疗

333.png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这种免疫细胞是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期,发表于顶级期 Immunity上的一篇文章Treg cell-derived osteopontin promotes microglia-mediated white matter repair after ischemic stroke 显示,一种的特殊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Treg)细胞可以作为组织修复工程师,促进中风后的功能恢复。

这是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中风后几天和几周内积累在大脑中调节性T(Treg)细胞可以促进小鼠的神经功能,这表明这是一种潜在的免疫疗法可能会在急性损伤结束后促进康复。

此前,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调节性T(Treg)细胞,可以在治疗创伤性脑损伤上发挥更好的效力。那么,能够修复中风以及脑损伤的调节性T(Treg)细胞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更多解读:

延长治疗窗口

目前,对于大多数缺血性中风而言,治疗必须在四个半小时以内使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rtPA)来重新打开堵塞的血管,并期望拯救神经元。这使得治疗窗口期十分短暂,许多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救治。

新近研究发现,调节性T(Treg)细胞疗法大大改善了这种情况,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疗法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宽广的治疗窗口。

调节性T(Treg)细胞可以在传统治疗窗口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靶向非神经细胞,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来促进大脑恢复,与传统药物短暂疗效相比,Treg细胞在损伤后几周仍保持活跃。研究发现,渗透到大脑的Treg细胞水平在中风后大约一周开始增加,并在五周后继续增加。

因此,他们在中风小鼠模型中进行了多项测试,特别关注大脑的白质(一个重要功能区)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敲除产生Treg细胞相关基因后,中风小鼠恢复情况较Treg细胞反应强烈的小鼠差。此外只有在中风恢复的后期,Treg细胞耗竭的小鼠才遭受白质完整性和行为表现的损害。


提高治疗功效

该研究团队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一种名为“IL-2:IL-2Ab”的抗体复合物可显著提高中风后Treg细胞水平,提高其功能,使得大脑白质完整性得到了更大的改善,神经功能也得到了更长期的挽救。

试验表明,拥有更多Treg细胞的小鼠移动起来更容易,记忆力也更好,这使得它们在中风后能够比未治疗的小鼠更快地穿越迷宫。这有力地表明,Treg细胞不是在中风后短期内保护白质结构和功能,而是影响白质的长期修复和再生

新型免疫机制的发现为治疗中风和其他神经疾病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均涉及过度的脑部炎症和白质损伤。

上述研究发现Treg细胞似乎具有中风康复的神经恢复潜力,不过在Treg细胞临床应用于人类中风康复之前,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如需要确定增加中风患者Treg细胞数量的最佳方法。

该研究团队认为可以通过改进IL-2:IL-2Ab,使其更好地刺激Treg细胞的产生,副作用更少,或者可以开发出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从建立的Treg细胞库中提取一些细胞,用于在实验室培养定制的Treg细胞,然后再将其注入患者体内。


细胞疗法会不会带来更加有效的方案?

目前,对于中风的传统治疗手段仍然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溶栓治疗等,但是传统治疗手段只能对症治疗,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且无法改善脑卒中相关后遗症,给患者后续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研究表明, 免疫细胞(Treg细胞)对于中风后的康复表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中风后遗症的发生率。除此之外,近年来干细胞在中风后康复治疗领域也暂露头角,干细胞能够抗凋亡、抗炎、促进血管和神经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经细胞和神经回路、抗氧化和血脑屏障的保护,有望为中风患者带来更加有效的治疗。


原文检索:Treg cell-derived osteopontin promotes microglia-mediated white matter repair after ischemic stroke



其他最新文章推荐


A subcellular map of the human kinome

1111.png


Charting human development using a multi-endodermal organ atlas and organoid models

2222.png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a complete human chromosome 8

3333.png


Dynamic landscape of immune cell-specific gene regulation in immune-mediated diseases

4444.png


GABAergic synapses suppress intestinal innate immunity via insulin signaling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5555.png


Single-cell protein activity analysis identifies recurrence-associated renal tumor macrophages

6666.png


资料整理:西湖生物医药综合办公室

文章来源:公开信息搜集